阳江平冈这道传统美食,“其貌不扬”却一口就爱上了!
过年,是中华儿女最大的仪式感
在阳江人新年的餐桌上
(资料图)
鸡、鹅、鱼等是必不可少的佳肴
浓浓家乡味最抚游子心
而在平冈镇,有一道平凡的菜肴
在当地人的年里从不缺席
它就是月亮石腐饼
早上7点左右的平冈第二市场
已经开始变得热闹起来
各类肉菜摊口早早摆好食材
等待着顾客上门
在肉类摊口旁
有3家并不起眼的腐饼摊口
一块块巴掌大的腐饼在桶里被水浸泡着
这就是月亮石腐饼
“2元1块腐饼,5元3块。”
刚摆好摊口
其中一家月亮石腐饼摊口
摊主谭赛珍就迎来了她今天的第一位顾客
月亮石腐饼产自
平冈镇平东村月亮石自然村
因其有着豆香浓郁,口感筋道的特点
一直以来受到市民群众的青睐
“外地务工的人回家过年,腐饼的需求量更多了。”谭赛珍说,新年前后是月亮石腐饼的销售旺季,200块腐饼经常到了11点左右就会销售一空。
看起来其貌不扬的腐饼
何以成为游子们牵挂的家乡味?
谭赛珍告诉记者
虽然腐饼外表普通
但是要做好可不容易
眼前的200块腐饼
仅制作环节
就得耗费5个小时以上
每天,谭赛珍都会提前挑选个头饱满,大小均匀的优质黄豆提前浸泡7个小时以上
到了第二天的凌晨2点
人们还在睡梦中
谭赛珍就要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
煮浆
浸泡好的黄豆磨成浆后倒入锅中以中火熬煮。煮好的豆浆加入适量食用石膏,让其凝固成豆花状。
压盘
将豆花装入铺好纱布的豆盘后压盘挤出多余水分,让其成型。
定型
脱盘后入锅煮沸,让腐饼更好定型。
一锅豆浆仅能制成约40块腐饼
而从磨浆熬煮到腐饼成型
就需要约一个小时
小小的厨房里,谭赛珍不断忙碌着
制作腐饼虽然步骤繁琐
她却也游刃有余
像这样的深夜开工制作腐饼
70岁的谭赛珍已坚持30多年
手工制作,细节把控
细节追求背后浓缩了四代人的匠心传承
“这做腐饼的手艺,在太公一代就传下来了。”谭赛珍说,在食物匮乏的年代,豆腐是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菜,起初,她与丈夫跟着父辈制作腐饼时,在高峰时期,一天能煮20锅的豆浆。后来谭赛珍丈夫离世,凌晨的厨房只剩下她独自忙碌的身影。
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平冈镇百姓餐桌菜式有了更多的选择,但是却无法减弱当地人对月亮石腐饼的喜爱。谭赛珍告诉记者,平常时期她一天只制作100块腐饼,到了春节期间,不少从珠三角地区回乡的市民,都特意前来购买月亮石腐饼,于是每年这个时候,她便开始加量制作腐饼,让难得回乡的游子,能吃到心心念念的家乡味。
“春节前,在广州务工的儿子就已跟我说好过年回家要吃月亮石腐饼。”买了10块钱月亮石腐饼的李女士说到,虽然月亮石腐饼相比普通腐饼价格较高,但味道却是独一无二的,她和儿子都非常喜欢,儿子还提出待春节假期结束后,还要再买上一些月亮石腐饼带到广州。
平东村委会党总支部书记黄书记告诉记者
月亮石腐饼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
是平冈镇的特色美食
下一步月亮石腐饼计划申报
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让这道家乡味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
记忆中的味道
在年里愈发清晰
阖家团圆之际,吃着家乡豆腐
平常而温馨
“年味”藏在细节中
往期推荐
传承千年文脉!阳西这项“非遗”藏着哪些时代密码?
采编 | 陈敏燕
视频 | 张少飞
图片、动图 | 张少飞
校对 | 孙星准
审核 | 黄垚森
终审 | 黄庆
关键词: 中小微企业融资办法